2014年12月7日 星期日

我不知道我有多少靈魂I Don't Know How Many Souls I Have-斐南多‧佩索亞 Fernando Pessoa





I’ve changed at every moment.
我每一分鐘都在改變


I always feel like a stranger.
我永遠覺得我是個陌生人


I’ve never seen or found myself.
我從未看見或發現自己


From being so much, I have only soul.
存在這麼久以來,我只是個靈魂


A man who has soul has no calm.
一個人只要有靈魂就無法平靜


A man who sees is just what he sees.
一個人看只是看見他所看到的


A man who feels is not who he is.
一個人所感覺的並不代表他是誰


Attentive to what I am and see,
請注意我是什麼人及看見的


I become them and stop being I.
我將成為他們並停止成為我自己


Each of my dreams and each desire
我的每一個夢和慾望


Belongs to whoever had it, not me.
屬於擁有它的人,而不是我


I am my own landscape,
我是我自己的風景


I watch myself journey –
我注視我自己的旅程


Various, mobile, and alone.
各式各樣的,易變的,單獨地


Here where I am I can’t feel myself.
我在這裡,我無法感覺自己


That’s why I read, as a stranger,
這就是為何我像個陌生人地在閱讀


My being as if it were pages.
我的存在好像書頁


Not knowing what will come
不知道何所至


And forgetting what has passed,
也忘記已經消逝的


I note in the margin of my reading
我注意到我閱讀的範圍


What I thought I felt.
我所思所感


Rereading, I wonder: “Was that me? ”
閱讀著,我懷疑:「那是我嗎?」


God knows, because he wrote it.
上帝知道,因那是他寫的。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商籟七十三(Sonnet 73) - 莎士比亞



在那個時分,當迎著冷風顫抖的枝頭上
黃葉,或落盡,或只三三兩兩,
你會在我身上看見,那破舊教堂中
最近曾有鳥兒歌詠的唱經樓。

你會在我身上看見當日之黃昏
如同日落西山後;
沈睡如黑暗緩緩伸展
彌封起所有安息者。

你會在我身上看見那仍在發熱之火
燃燒著他青春的灰燼,
它必將熄滅於病榻之上
耗盡了維生的養分。

因你所見,將使你熱愛更強烈
熱愛那即將離你而去之一切。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二三事

轉載自小罐子老師

---------------------------------------------------------------------------------------------------------

英國女皇維多利亞有很多秘密,其中一個秘密是一個她處心積慮、緊抓不放的男人。這個男人,是個其貌不揚的老頭子,他的名字叫做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一八五八年六月二十日,屆齡退休的法拉第提著破舊的老皮箱,穿著縫縫補補好幾十年的破外套, 幾乎是身無積蓄,告別了他從打雜工就開始棲身四十二年的小閣樓,退休後沒有收入,法拉第恐怕就要露宿倫敦街頭了。

沒想到走出大門,莊嚴萬千的英國皇家樂儀隊列隊恭迎,一位雍容華貴的女士走上前來,她是當時的英國女皇維多利亞﹝Queen Victoria﹞, 她恭謹地向法拉第鞠了一個躬, 開口就對這個貧窮的老男人說: 「請不要離開,請你不要離開倫敦,我絕對不能讓你離開倫敦。」
法拉第為難地說:「我沒有錢,沒有房子, 退休後沒有薪水,我沒有能力住在倫敦,租房子我都沒有辦法。」

女皇很明快地說:「不要擔心,我就是來請你搬到漢普頓院旁邊的皇家別墅住,我已經整理好了。」

法拉第更為難地說:「我沒有錢,付不出租金。」 「不用租金。」女皇笑著回答,法拉第仍婉拒,他說:「房子太大了,我付不出修繕費,也沒辦法打掃和整理。」

這時,一隊 管家和僕傭從女皇身後列隊走出來,女皇笑著說:「您不要擔心,這些都由英國皇家來負責, 只要您不離開倫敦就好。」

這個法拉第,不簡單,他是「電磁學之父」,沒有法拉第,人類沒有發電機,走不進電力時代;沒有法拉第,人類沒有馬達,無法進入動力時代;沒有法拉第, 人類不知電解和電鍍的原理,無法產生現代這麼多精美的工藝;沒有法拉第,人類也還找不到電力和磁力彼此之間神秘的互動和應用,也不會有如今之3C時 代。

法拉第卻只是一個只受過小學教育的貧窮鐵匠之子,十幾歲就必須當學徒養家,每天在印刷廠當裝訂工,如果沒有當時英國的偉大環境,也不會產生對後世有巨大貢獻的法拉第。

讓法拉第生命轉變的是鐵頓先生,這是一位退休的教員,他認為知識不該是家境良好的孩子,或是所謂菁英名校與學院所獨佔,他在倫敦的貧民區開了一個「都市哲學會」 教室,每周三晚上八點上課,分享他所學過的化學、力學、光學、物理學……來者不拒,入會費只要一先令﹝十二分錢﹞。

已經十九歲的法拉第,拿著一先令進入了鐵頓教室,在鐵頓先生的啟蒙下, 加上法拉第因此苦讀在印刷廠內裝訂的各類論文,竟然開發了他的大腦。於是,法拉第對科學有了興趣,他又應徵到當時的英國皇家學院當實驗室管理員,也就是工友,漸漸地幫忙做一些實驗,不知不覺, 法拉第開創了科學新頁。在皇家學院,法拉第也受到欺侮,他的成果常被皇家學院裡那些菁英名校出身的教授掠奪,他們以為沒有人會知道這些成果竟是一個小學畢業的工友所發現。

當時英國的偉大就在此,皇家學院有學者看不下去,皇家學院也不會偏袒名校菁英,鬧開了,竟驚動維多利亞女王下令,專程開專案審查, 深入研討與對談後,確認真正的發現者都是法拉第,剽竊的學者受到懲罰,法拉第還一路成為皇家學院的教員,變成是講座教授。

法拉第老了,英國女皇維多利亞還是看中他的價值,想盡辦法,就算讓出皇家別墅,也要留下法拉第這一個偉大的頭腦。這個頭腦也因此留下來,協助了英國在初等中學就加入了物理和化學等合適之教材,讓英國國力從此在科學扎根之助下,更躍升高飛。

偉大的頭腦,要有偉大的環境,還要有偉大的眼光,這就是當年英國女皇維多利亞最偉大的秘密:人才,就是要竭力挽留! 她更啟示著:名校菁英未必是真正的人才,只拿學歷和學位任用人,往往是大錯特錯!

***********************************************************************************************

「當我讀到您在科學上的重要發現時,我深深地感到遺憾,我過去的的歲月實在浪費在太無聊的事情上。」

--這封信寄自太平洋上的一個孤島—聖赫勒拿島。寄信的人是一個犯人,名叫拿破崙。

法拉第在英國皇家學院的頂樓小屋裡,已經住了42年,雖那時他已經是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但是仍然一貧如洗,沒有自己的房子。退休當天,他和妻子,兩個老夫婦提著皮箱下樓,想到出了皇家學院大門,就要露宿街頭,心裡有些茫然。沒想到出了大門,眼前出現的是整齊的英國皇家儀隊,和維多利亞女皇。女皇對著這位貧窮但卻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說:「請搬到我所準備的皇家別墅吧!」法拉第拒絕了,因為他付不出房租,女皇說:「不用付租金。」法拉第說:「但是房子太大,我付不出維修費用。」女皇笑著說:「別擔心!我來付好了。」

和其他科學家比較起來,法拉第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他不曉得自己有多偉大」。一個真正受到後人尊敬的科學家,除了科學上的貢獻外;更需具備有高尚的人格、情操,就像之前我們提到的富蘭克林,而法拉第正是如此。

這位第一部馬達和發電機的發明者,同時在電磁、電機、化學、合金、土木工程等方面有重大貢獻的科學家,一輩子都在貧窮、被誤解、無子、喪失記憶的打擊中,卻活出快樂、堅強,甚至還不斷幫助許許多多的人,值得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傳奇的一生……。

法拉第在1791年出生於英國,父親是一位鐵匠,健康情形很不好,收入僅夠一家的溫飽。法拉第的父母是以溫善勤儉聞名鄉里,教子有方,從來不因家中貧困而氣餒。他們很想把法拉第送進學校讀書,卻又沒有錢供應這項費用。而且,當時英國的階級地位非常明顯,人們一出生就註定他的社會階級;法拉第的父親是做工的人,所以法拉第也必須去做一名學徒。然而困苦的環境,沒有使法拉第一家人痛苦,反而使他們更緊密。在他們的心中,貧窮是上帝給的祝福,而不是詛咒。

小學畢業後,法拉第就到雷伯先生的書店學習釘書,成為一名釘書匠。他常常利用客人還沒來拿訂好的書之前,趕快閱讀那本書,有時候裝訂剩的書,他也會留一本下來閱讀。這些書的範圍包括了:藝術、科學、礦物、植物、地下水道、橋樑建造、甚至於論愛爾蘭豬的關節炎等,各式各樣奇怪的內容。其中一本 以薩華茲博士 所著的《悟性的提升》提到的五個讀書方法,對法拉第影響很大,成為他一直奉行的治學方法:

1.作個人的筆記
2.持續的上課
3.有讀書的同伴
4.成立讀書會
5.學習仔細觀察和精確的用字

七年的釘書匠生涯,使得法拉第研讀了許多關於科學方面的知識,尤其是在電學、化學方面,他常節省零用錢,去買一些廉價的儀器,照著書中的說明去做實驗,沒有一本關於科學的書能逃過他的注意。同時他也到「都市哲學會」聽課。都市哲學會成立的目的,在於提昇社區失學學生的知識水準。這些課程和實驗,完全佔據了法拉第心思,但是現實生活的需要,讓他不得不當一個訂書工人;興趣與現實的衝突,不斷在法拉第的心中糾葛。

1810年,英國皇家學會最負盛名的科學家—戴維,做連續四場的演講,講題是「自然哲學」,也就是現在所謂的「科學」,當時法拉第也去聽演講,並且做了完整的筆記。 法拉第在厭倦了他的職業之後,寫了一封信給戴維,內容不外是對戴維的崇敬,以及希望幫他介紹工作,同時他還附上386頁的筆記,做為他專心聽講的證據(這份筆記現在仍保存在皇家學院)。當今最偉大的科學家,怎麼會肯花時間為一個窮苦的釘書匠回信呢?但是戴維卻回信了,而且經由他的介紹,法拉第得以擔任皇家學會的實驗室助手,從此展開他的研究歷程。

戴維是當時知名的科學家,他發現了鈣、鎂、鈉、鉀等15種元素,被後世稱為「無機化學之父」,戴維晚年時卻說:「我一生最大的發現,是發現了法拉第。」的確,沒有戴維,就沒有法拉第。但是,戴維和他的夫人,對法拉第並不友善,在到歐洲考察科學期間,法拉第被要求隨行侍候,作戴維和他夫人的僕人。這位夫人為了顯示她的高貴和權威,經常蓄意侮辱他,不准他和他們同桌吃飯,法拉第只得逆來順受,委屈求全。

有一次,有人請戴維發明一種礦工用的安全燈,這是一項艱鉅重要的工作,因為這關係到數千名工人的生命,法拉第立即研究這個問題,並且提供戴維許多聰明的建議。第二年,安全燈就在地層底下亮起光明,這使得戴維不得不對法拉第另眼相看,可是法拉第卻宣稱這種安全燈並非「絕對安全」,愛慕虛榮和名譽的戴維大為惱火,造成二人交惡的開端。

法拉第也做化學實驗,他相信氣體也可以變為液體。他寫了篇論文給皇家學會,戴維看到那篇文章,並加上一些註解,表示這個論文的實驗有某些部分,他曾經參加過意見。法拉第當然沒有異議,於是這篇論文便在會中宣讀了,但是戴維卻無法容忍,一個釘書匠又是男僕的法拉第,居然會得到那麼大的榮耀,戴維一直認為自己是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他不願意有人搶了他的風釆。
因此,當有人提議讓法拉第成為皇家學會會員的時候,戴維便堅決反對。而投票的結果,僅只一票反對,其他人都贊成,於是法拉第順利的成為皇家會會員,使他有更多的機會和參與科學家們研究。

一百多年前,全世界都還沒有發電機、沒有電橙,也沒有馬達,「電」只不過是一個名詞,然而一件偉大的發明,往往不是在瞬間爆發出來的,而是歷經許多年代,無數的科學家埋頭鑽研、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我們翻開「電磁學」的歷史,美國的富蘭克林、德國的葛利克、法國的法易、英國的瓦特遜在電磁學上,都有不可磨滅的頁獻。當時受到厄斯特與安培在電學上的發現的影響,許多科學家開始從事電磁的實驗,包括戴維、歐勒斯頓等人。法拉第於1821年開始研究電流與磁鐵的相互作用,最後終於發現馬達的原理,確立現在製造馬達的基礎。

但是,問題來了,法拉第的發現一公佈之後,毀謗也跟著來了,「只有小學畢業,不知道自己在作什麼」、「狗運亨通的傢伙」、「不要臉,抄襲歐勒斯頓的研究」,這些傷害在法拉第其他的科學發現時,也經常出現,但是,法拉第並沒有退卻,反而使他更加努力;同時他體悟到,一個默默無聞的研究者,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打壓。所以後來他幫助許多年輕的科學家,像是:馬克斯威爾(後來成為舉世聞名的電磁學大師)、凱爾文(絕對溫度、熱力學三定律)、焦耳等人,都直接受到法拉第的協助和影響,而有了重大的科學貢獻。

1831年由於法拉第持續的研究,對於電磁感應有了重大發現,因而製作出人類第一台的發電機。法拉第放棄任何金錢的報酬,把這一項發明公諸於世,為人類開發了一個永不枯竭的金礦。1833年他提出電解法則,後來的科學家為紀念他在物理學上偉大的貢獻,就以他的姓氏「法拉第」做為計算電容量的單位名稱。1844年發現光在磁場中的偏振現象,稱為「法拉第效應」。他最先提出「光和電波性質相同」的理論。另外,他還有許多的發明:汽量電壓計、碳氫化合物的石油精、光學玻璃、凝膠化學等。

這些發明與發現,讓以往的毀謗不攻自破,同時證實了法拉第的實力,不愧為當代最偉大的「實驗科學家」。

法拉第27歲的那一年,遇到一位銀匠的女兒—莎拉,繼而結為夫婦。莎拉可以說是一位十全十美的賢妻,對法拉第一生淡泊,從事科學研究,從不懷疑。在她的腦中,沒有嫉妒、沒有貪心。法拉第拒絕了許多次致富的機會,她都表示贊同,法拉第收入微薄,卻很慷慨,她沒有任何怨言。她曾經說:「雖然科學對他來說,是如此的扣人心弦和興奮,而且時常剝奪了他的睡眠,但是我卻滿足於做他思想的枕頭。」法拉第夫婦終身無子,兩人互相扶持,直到老年時,法拉第都還寫情詩給莎拉。

法拉第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經常在倫敦桑地馬尼安教會證道,還2次被選為教會長老。他經常幫助窮苦、生病的人,甚至忘記自己也十分貧窮。有一次演講,會中有維多利亞女皇、皇室成員、教授、學者,法拉第講完後,聽眾報以熱烈掌聲,但是法拉第一直沒有出來致謝,原來他早已從後門溜走,因為他還要去為一位即將彌留的老太太讀聖經,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耶誕節的演溝

1825年到1862年之間,法拉第在皇家學院主持「星期五夜晚討論會」,討論的活動是非正式的,成員從碼頭工人到貴族、教授,各階層人士都有,大家在星期五的晚上傾聽科學的發現者講述,如何形成理論、如何進行實驗。在這裡所有人一律平等,先來的先坐位子,晚來的只好坐走廊,女王來了也是一樣。

從1826年的聖誕節開始,法拉第開始為兒童講授自然科學。法拉第和他的妻子莎撒結褵四十年,但是卻沒有一子一女承歡膝下,所以他特別喜歡為孩子們講解自然景物的奧祕,例如天空中為什麼有雲?雷聲為什麼總是在閃電之後出現?河水為何總是向下流…等,這一類令小孩子感到奇妙的事。由於施行日期訂在每年的最後一週和第二年的第一週,所以被稱為「耶誕節的演講」。因為理論與實驗並行,所以上課的效果非常好,受到孩子們的喜歡。小罐子老師懷疑,這說不定是現代科學教室的鼻祖喔!


雖然法拉第一生中的研究成果豐富,但是經常是在斷斷續續中完成,因為他患有頭痛和失憶症的毛病,嚴重時甚至忘記自己正在做哪個實驗?而他的發明、發現又經常被污衊、毀謗。他在這些打擊中,卻能活出自己的快樂和堅強,還不斷幫助許多人,這種人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尊敬。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椅子上,安靜地走完他的一生;撒拉在喪禮上唸出法拉第最後的遺言:「我的一生,是用科學來侍奉我的上帝」。我們相信,科學和上帝都將因法拉第而彰顯。


 

[筆記]法庭科學

最為人知的是法醫學, 項目包括指紋檢驗、微(量)物證分析、槍彈(彈道)檢驗、可疑文件檢驗、聲紋鑒定、痕跡檢驗、爆炸與縱火現場物證鑒定; 其它還有法庭工程學、法庭照相學、法庭考古學、計算機犯罪鑒定。 
綜合類有犯罪現場重現、犯罪心理測驗等。

物證一般性分類: 
生物學 - 血液、精液、唾液、其他液體、毛髮、骨頭、組織、植物、昆蟲、花粉
化學 - 塑料、化學成份、玻璃、土壤、火藥、足印、礦物質、麻醉劑、毒物、紙張、油墨
物理學 - 指紋、槍彈、筆跡、印刷品、序號恢復、輪胎痕印、工具痕跡、打印體、金屬
綜合 - 洗衣痕跡、聲紋分析、測謊分析、照相

生物學物證比較麻煩的就是在還有昆蟲、植物和花粉這些, 它們需要專家來鑒定判斷; 各種不同的昆蟲有不同習性、也可以從牠們生長期來判斷死者死亡時間, 如果是境外昆蟲的話就有問題─ 植物也是以此類推, 花粉因為有花期這項因素, 所以也很重要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伊波拉 - 非洲出血熱相關記事整理

1. 症狀包含高燒、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
2. 致死率最高可達90%,根據BBC觀察目前的致死率大約是70%,而根據世衛組織(WHO)的統計,伊波拉平均致死率約是50%,過去的病例致死率介於25%-90%不等。

3. 伊波拉病毒並不是藉由空氣傳染的,它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經由體液接觸

4.潛伏期為2天到21天

5.目前的疫苗仍在試驗階段,因為伊波拉危機情況特殊,世衛組織特別開放未經人體實驗的藥物上場。

6. 維持療法(supportive care)像是幫有嘔吐和腹瀉狀況的患者補充水分,有助恢復健康
7.果蝠被認為是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 - 轉自地球圖輯社

伊波拉病毒經由動物感染人類
在西非, 有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 其中又以蝙蝠為主要食物; 這也是導致病情愈來愈不可收拾的原因之一


自今年2月在西非幾內亞的伊波拉病毒, 持續蔓延至獅子山、奈比瑞亞至奈及利亞, 隨著各國醫療人員與歸國學生回國, 也開始出現在歐洲、甚至也極可能傳染到亞洲。

這次出現在西非的伊波拉病毒在分類上屬於薩伊伊波拉(Zaire ebolavirus), 根據維基上的解釋, 這種病毒在1976、1977、1994、1995、1996、2001至2003年以及2007年出現過, 又以1977年時達到死亡率100%的高峰

『1976年8月26日首次於薩伊北邊城鎮爆發,首例個案紀錄為44歲教師Mabalo Lokela,當時他的高燒被診斷為疑似瘧疾感染,並且接受奎寧注射治療,這位病人每日回醫院就診觀察,一週後卻惡化為無法控制的嘔吐,帶血腹瀉、頭痛、暈眩伴隨呼吸困難,並開始自口、鼻、直腸等多處開始出血,於9月18日過世,病程僅約2週。


不久之後,更多病患帶著相似的症狀就醫,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疲倦、噁心、暈眩等。這些常發展成帶血腹瀉、嚴重嘔吐和多發性出血,初期傳染可能肇因於重複使用用過卻未消毒之針筒,後續傳染主要則是照顧病患時,在沒有適當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受到病毒侵襲或傳統埋葬前置作業的清洗過程』


伊波拉病毒的分支


直至2014/10/11為止, 各個感染區域的病患與死者人數(來源維基):


 賴比瑞亞 3,924個病例 / 2,210人死亡
 獅子山 2,789個病例 / 879人死亡
 幾內亞 1,298個病例 / 768人死亡
 奈及利亞 20個病例 / 8人死亡
 塞內加爾 1個病例 / 0人死亡
 美國 1個病例 / 1人死亡
 西班牙 3個病例 / 0人死亡
總計:8,033個病例 / 3,866人死亡

(維基上的西班牙病例是1人, 由於日方雅虎10/6的報導連同護士以及其他人總數3人, 故作修正)

在《來自叢林的殺手─ 伊波拉病毒》書評裡提及伊波拉病毒的發病症狀:

多數感染伊波拉病毒的患者會在一、兩個星期內出現症狀,有時快至兩天,有時長到三個星期。剛開始患者的臨床症狀會很像流感,包括高燒、頭痛、肌肉痠痛、喉嚨痛及全身無力。接下來的六天內會有持續性高燒,不管用抗瘧疾藥物或抗生素都沒有反應,患者會抱怨頭痛加劇,身子愈來愈無力,接著開始出現肚子痛、拉肚子、並將吃下的東西一股腦地吐出來。

到了第七、第八天,病人會突然好像稍微康復,開始會想吃東西,有少數病人真的會於這個階段痊癒,但對更多數的患者而言,這兩天只是假性緩和期。

第九天過後病情會急遽加重,出現喘、胸痛、咳嗽等呼吸窘迫的症狀。身體的凝血功能出現大問題,患者咳嗽嘔吐都會見血,口腔牙齦皆有出血,拉肚子會解出血便,針頭注射處也會產生極大的血腫。漸漸地,患者會開始意識模糊,搞不清楚人、事、時、地、物,有人則陷入昏迷。伊波拉病毒會攻陷各個器官,導致多重器官衰竭,平均只要兩個星期就能奪走性命。
第九天以後之情形, 處於這個階段多半已經無救
 
伊波拉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的模樣
即使目前醫學聲明伊波拉是經由體液(通過接觸被感染的人或者動物血液、分泌物、器官或者其他體液傳播)傳染, 但是在2012年11月20日加拿大研究發現,不同動物8天內在相鄰圍欄但沒有直接接觸情況下全部感染; 病毒能夠變異成可通過空氣傳播的病原體, 留在空氣中, 時間不長, 也不會傳播很遠, 但它們可以被吸入氣道,導致感染

關於伊波拉的諷刺漫畫

西非疫情難以控制的原因在於當地醫療設備與場地不足, 加上當地內亂與一般生活習慣造成疫情持續擴大

而和伊波拉相似的馬堡病毒, 以下為解說與比較:



                                馬堡病毒出血熱                                                  伊波拉病毒出血熱

臨床症狀                                  無法從臨床症狀與其他病毒性出血熱區別

主要出血部位                         口腔、齒齦、皮膚、結膜、鼻腔、消化道

病原體
                               Marburg virus                                                        Ebola virus

流行地區                                  在薩哈拉以南的東非洲及西非洲地區

傳染窩                                                              仍不清楚

潛伏期                            3-9日                                                                    2-21日

傳染方式                 人對人之傳染是因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之血液、分泌物、器官或精液
                                 ;院內感染之情況頗為常見;病人痊癒後2-3月內其精液仍有病毒之存在

通報流程                                       單一通報窗口:疾病管制局疫情組
                                             疾病管制局會同臨床醫師確診後,再採檢送驗

病毒學檢查                      經疾病管制局,送國防醫學院或美國疾病管制局

消毒                                              以次氯酸消毒儀器、環境、屍體

接觸者                            親密接觸者至少持續監視3週,每天應測量體溫兩次

治療方針                最有效的方法是在發病6天內自靜脈注射Ribavirin(Virazole),開始時之劑
                           量為30 mg/kg,接著改以15 mg/kg之劑量每6小時一次,連續4天,最後以
                                                      8 mg/kg之劑量每8小時一次,連續6天。

伊波拉每隔一段期間就會捲土重來




目前在伊波拉無正確藥方可醫的情形下, 仍是有不少好消息; 10/4法國衛生部長Marisol Touraine宣布, 在賴比瑞亞感染伊波拉出血熱的無國界醫生組織(MSF)志工的法國籍女護士在服用日本藥廠研製的流感藥物之後, 已痊癒出院並在9/9回到法國

授權法國衛生部及醫院使用尚未得到WHO批准的進口藥物包括: Favipiravir(日本)、ZMapp(美國)和TKM-100-802(加拿大)進行「試驗性治療」, 在服用日本富士軟片控股公司(Fujifilm Holdings Corp.)旗下的富山化學工業公司(位於東京)的流感藥物 Avigan (Favipiravir ファビピラビル) 病情逐漸好轉
 (此藥3月日本批准, 8月28日稱動物實驗顯示也可治療伊波拉病毒, 已開發一個生產線,貨源充足,可供2萬餘人使用

法國醫療隊計畫最快11月將開始在西非的幾內亞進行Favipiravir的實驗性投藥;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負責人說, Favipiravir的優點是可量產、副作用較少

另註: 7月感染伊波拉的兩名美國人注射ZMapp,病情有改善,但賴比瑞亞一位醫生同樣採用ZMapp治療,卻未能挽救其生命 (ZMapp短時間內難提高產量)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鐘樓怪人(法文版本)



你不需要離開你的房間。繼續坐在你的桌旁並且傾聽。甚至不必聽,只需等待,保持安靜和孤獨。這個世界將會隨意地提供你它所暴露的一面,它沒有選擇,它會狂喜地滾動至你的腳下。“ - 卡夫卡 

You do not need to leave your room. Remain sitting at your table and listen. Do not even listen, simply wait, be quiet still and solitary. The world will freely offer itself to you to be unmasked, it has no choice, it will roll in ecstasy at your feet.” — Franz Kafka



時間建築在數百年前的虛構故事, 流露出一種反封建、反教權與反社會黑暗的情緒; 在一切都不確定的年代, 科學被視為邪典、身心作為階級枷鎖、自由被認定是罪惡...唯有信仰才是解救靈魂與思想的通路。

宗教, 這個人類史上最偉大也最了不起的發明, 卻束縛了進步。

在某種看不見的法則與腦內嗎啡催化權力者、使他們更加將自我定位無限膨脹。當那道被他們認為堅不可摧的指標倒下之際, 一切都太晚

本身被視為異端與存在就是異端的人, 僅僅交錯在瞬間, 而和它們應成對比的高位者與之相較下, 卻顯得自私可惡

雖然就連戀情也談不上, 但這段情感稍微帶出了那段時代的悲哀。